泉城敏
邓县号曰南阳。这篇诸葛氏考,要素满满。
#诸葛亮躬耕地究竟在襄阳还是南阳?#
《深州总志》是一本地方志。
深州现在是河北衡水的一个下属县。在历史上,深州是河北重要城市之一。河朔三镇横牛轰轰的时候,深州出场机会比较多。
这一篇是考证了诸葛武侯后裔曾经定居于深州饶阳县。发现过魏故深泽令诸葛润墓,
还有诸葛凤举墓志,说武侯之后葬于城西北二里许平原里。
还有诸葛明远的墓,说自己是蜀诸葛武侯亮之后也,他们家族是河朔强宗,山东大族。家族几人,都是什么官职之类的。
而更重要的是他开篇的考证,原文:按史,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,曰:南阳者,春秋楚邑,秦兼天下,自汉以北为南阳,今之邓州是也。又荆州,本传谓家于南阳邓县,号曰南阳,确矣。
这意思就是说,琅琊诸葛亮曾经躬耕于襄阳隆中。南阳,是春秋楚邑,秦时把汉水以北划为南阳,也就是现在的邓州。诸葛亮的本传说,诸葛亮家于南阳,邓县号曰南阳,确实是这样的。
我看了之后,感觉是要素满满,真的要素满满。
首先就是“号曰”二字。南阳卧龙岗的网友非说号曰是假的。这回号曰南阳了。当然,南阳卧龙岗的网友肯定一口咬定说是假的。
其次:号曰就算了,怎么南阳邓县还号曰南阳了?这要是真的。那南阳和宛互指的理论,岂不是不攻自破了。所以南网卧龙岗的网友一口咬定,这是假的,这要是真的,那南阳的躬耕地体系就崩塌了。
再次,寓居襄阳隆中,南阳网友又要一口咬定,寓居,不是躬耕。既然寓居襄阳隆中。那就不要来抢南阳卧龙岗的躬耕地的。
第三点,汉水以北为南阳郡。南阳网友还是一口咬定,汉水以北为南阳郡。那沔南的隆中,肯定不归南阳郡管辖,是襄阳隆中。那就与躬耕南阳无关。
但是《深州总志》写这段话的意思就是,这些并不矛盾。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躬耕。这里曾经是邓县,这里曾经是南阳邓县辖区。这一段并不是简单抄史料,这段是按,按就是考证的意思。他们考证的结果就是,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。这些史料并无矛盾。
不仅仅是《深州总志》,很多地理类的书籍,如《元和郡县志》、《水经志》、《胡三省注通鉴》等,都讲过上述的内容:南阳邓县隆中、襄阳城西隆中、汉水以北为南阳郡。这些内容不仅仅同在一本书中,而且想距不远。古人并不觉得矛盾。觉得矛盾的只是一群心里充满偏见的人罢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