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衡水中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中,以其严格的管理和较高的升学率而闻名。然而,近年来有关衡水中学“乱象”的讨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关于学生是否需要无时无刻地学习才能算努力,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理念和个人成长的不同观点。
1. "严格教育的必要性":从衡水中学的成功案例来看,严格的管理和长时间的学习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。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制度下,这种高强度、高密度的学习模式可能对某些学生有效。
2. "全面发展的重要性":然而,过分强调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、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,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。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3. "个体差异的考虑":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需求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,长时间的学习可能有助于他们发挥潜力;而对于另一些学生,可能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自由时间来调整状态。
4. "努力的定义":努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时间上,还包括学习效率、学习方法、学习态度等方面。即使学习时间不长,只要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,也可以算是努力。
综上所述,衡水中学的“乱象”确实存在,但并不能一概而论。对于学生是否需要无时无刻地学习才能算努力,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。在追求学术成绩的同时,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。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探索更加科学、合理的教育模式,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举报 -
感谢问答的。
衡水中学从开始实施军事化管理模式以来,就一直饱受争议。外界对衡水中学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衡水中学的高强度训练模式,另外一方面是衡水中学存在“掐尖招生”。
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不论是理论还是经验都表明,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,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,学习成绩就越好。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并不是成简单的线性关系。
学生在学习中花的时间越长,确实能够表明学生学习越努力,但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是学习效率。
也就是说,如果在单位时间内,你能够学到的知识越多,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越熟练,那么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概率就越大。
在很多学校里面,都会遇见这样的学生,他们每天起的比别人早,睡得比别人晚,在学习上,一天要花10---12个小时,甚至每天连吃饭的时间,也要挤出来学习,但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,出现这种情况,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效率非常低。
而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学生的智力水平、学习方法、学校的教学质量、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等。
如果一个学生的脑子特别聪明,接受能力特别强,那么学习效率自然特别高。
但实际的情况是,大部分学生的智力都处于中等水平,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。
教学质量方面在短期内也是很难改变的,像在衡水这样的地区,要想在短期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,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除非是学校能够给老师开出,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~3倍的工资,才能够吸引到比较优质的老师。
正是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,而有些因素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,另外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,所以国内的高中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。
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,超级中学的发展路径都极其的相似,这些学校采用的方式都是以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管理,学校的管理理念是老师苦教、学生苦学、校长苦抓。
如果你去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知名高中,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,升学率比较高的高中,你就会发觉,这些学校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有衡水中学的影子,只不过衡水中学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。
比如,曾经的超级中学——黄冈中学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,衡水中学和黄冈中学相比,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了量化管理。
衡水中学引入量化管理之后,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再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时间,而是通过严厉,甚至几近苛刻的制度,来规范学生的行为,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,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成绩。
【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】
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知名高中,在发展的过程中,和衡水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这些学校通常的做法是,通过高薪聘请优质教师进入,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,进而吸引优秀学生报考。
比如,在今年的5月份,是深圳中学的新增教师名单,在网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,这些教师无一例外,都是来自于名校高学历的硕士生、博士生。
深圳中学之所以能够吸引,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前去中学任教,主要的原因是深圳中学新入职的教师年薪是20万起,这对于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来说,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。
因此,在学习的过程中,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,学习的成绩就越好,衡水中学也没有过分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时间,而是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,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界干扰,进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和学习效率。
至于题主说的,衡水中学的模式是不是教育的“乱象”,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下结论还为时尚早。
很多人都在批评像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,批评者认为,衡水中学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得益于跨地区掐尖招生,跨地区掐尖招生,打破了原来的教育均衡,影响了其他学校老师的士气,也加剧了该地区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。
这样的批评确实有道理,但有可能刚好弄反了因果关系。衡水中学在发展的过程中,并不是一开始生源质量就特别好,而是以后升学率提高了之后,吸引了很多高分考生的报考。
特别是在当前,高考的录取模式仍然是以分数为唯一的标准,如果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,一些高分考生,即便是孩子不愿意选择这些学校,家长也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报考这些学校。
换句话说,掐尖招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,主要得益于现在的考试模式,只要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,那么这个学校就不愁没有优质的生源,学校有优质的生源,学校的升学率就进一步的提高,除非是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。
我是“升学与考试”---分享学习方法,关注教育时事,指导升学规划。期望我的能对你有帮助。
举报 -
举报